不追求復古,而是找回真東西
01
功夫熱
練拳久了,身體會變得敏銳。
這種敏銳感不僅是停留在肌肉骨骼的反應,也延伸到皮膚與神經的感受。一舉一動之間,逐漸會感受到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關聯。
“一日不練,自己知道;三日不練,內行知道;十日不練,全都知道。”拳上了身,就知道練拳的好,任何運動都一樣,身體是用進廢退,越動越能動,拳拳服膺才是練武精神。
夜奔的創始人黃鴻璽十五歲開始練拳,拳打腳踢揮汗如雨,幾年後開始在課餘時間參與各種比賽,從高中打到大學,從溫哥華到紐約市,徒手兵器對打都參與,來自美國各大學的武術團體同場競技。當時發現這群西方人更注重參賽時的穿著禮儀,是否符合「中華武術」的形象。
美國父母最通常會送孩子參與的東方武術課程是來自日本的空手道,其次是韓國的跆拳道,而學習中國武術的孩子多半來自人口密集的社區,或分散在少數鄉鎮地區。
無論是日本的空手道或韓國的跆拳道,都有統一的道服,區分層級的腰帶,這種形式上的美感能帶動儀式感,在課程的推廣上有很大的幫助。
習練中華武術的美國孩子有很多都是從李小龍開始產生興趣,後來也觀看了不少港式武打電影,逐漸形成了一波「功夫熱」。
練中華武術的美國小孩發現,很多武館都是一條寬大的燈籠褲配T-shirt就開始練功,師父很少給予制式化的武術服,很多練習者就會按照電影裡的印象,給自己添購一件來自唐人街禮品店的“唐裝”,準備在表演或比賽時穿上。
90年代的美國社會總是認為中國人人會功夫,每個中國人都穿一件盤扣唐裝,像成龍一樣能突然運用生活周遭物品展現手腳功夫。
唐裝在美國人嘴裡變成了“Kung Fu Jacket” - 功夫外套。他們甚至給這種釦子取了一個名字:Frog Botton,青蛙鈕扣,源自歐洲十七到十九世紀的軍裝上類似的盤扣裝飾。
02
武人文相
其實,中華武術一直有一套自己的服裝體系。
習武者是對自己身體透徹了解的人,練拳的過程就是練人,舉手抬足之間都是連綿不絕的動作,所以對衣服的剪裁特別要求。武者保留了中國傳統的「慢穿快脫」理念,出門穿衣服是緩慢而從容的,因為無論面對什麼,都要保持冷靜的心態,心浮氣躁是比武大忌。
軀幹與手臂的剪裁融合了拳術根本:雙手通背。中國人從來就不認為手與身是分開的,應該是完整一塊的。
「短衣窄袖」也是武人穿著,為了動作利索,避免動作拖泥帶水,比武時分秒必爭,多餘的布料就是動作中的累贅。
同時延伸出來的概念還有「武者身型」。
古拳譜經常提到每位武者都有自己的骨骼結構與體型,掌握自身優勢才能找到不同的修練方向。衣物是身體肌理與骨骼脈絡的延伸,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尺寸,而不是統一比例的穿著。
武術人完整保留了中國人穿衣服的講究,一直到1930年前,武行的人都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,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衣服的扣法 — 通明扣。
清末民初,中國北方拳師穿著講究。出門前穿衣,需要凝聚心神。通明扣的穿法正好排解了心浮氣躁。無論練拳/比武/保鏢/護院,都需要想清楚再行動。
貼身搏鬥時,身體最忌諱有「節點」。普通排扣衣的節點容易成為打擊目標。通明扣的環環相穿,節點消失,減少被攻擊時產生的力點。如果身體受傷,需要脫掉衣服檢查或止血,通明扣也能快速脫下,立即檢查。
民國初年,大量北師南下。上海精武會聚集了大批北方武士,許多人都穿著自家的通明扣衣。後來成立的精武體操協會,會員制服就是採用通明扣。此時南方才出現通明扣。精武學員開始進入香港,而後轉往東南亞各地。通明扣開始有了不同的版本。
03
循跡逐踪
1940年代之後,西方服裝的立體剪裁概念進入中國,流水線的裁縫工廠降低了製作成本,但是也限制了許多衣服與身體的連結。華人逐漸失去了對自己服裝的堅持,而慢慢開始接受了工廠大量製作的服飾。
反而在這種時刻,當年從南洋繼續往外擴展的早期華僑人士,偶有習武防身的觀念,並且隨著他們在歐洲,北美,南美等地落地生根時,也把武學文化帶入異鄉。現在在某些美國與歐洲的傳統武術館中,能看到西方人士穿著通明扣樣式的中式訓練服,反而在東方越來越少見。
民間俗話:「一代看吃,二代看穿」。日子過好了,第一代人能從食不厭精的餐桌上看出來,到了第二代就是看身上的穿著了。
華人社會為士農工商,「士」的定義為:古代四民之一。指農工商以外學道藝、習武勇的人。華人是崇尚文武雙修的民族,穿著上保有這份痕跡。
進入千禧年,中國大地上不容易看到通明扣的踪跡,因為工業化的製衣流水線不適合生產這種繁瑣工藝,人心也不容易安靜。
2022年,我們循跡逐踪,從傳統武術文化中挖掘靈感,尋找真正屬於東方人的身體美學。
下一篇